中观唯识对“现量”的论争:《中论·明句释》梵藏对读及汉译(第24次)
月称认为:陈那对现量的定义是不周遍的。
从今年2月3日在奈良的第一次对读一直到昨天,中间断断续续大概七个月的时间,终于完成了《中论·明句释》第一品的对读。
佛教历史上,在对心与心所本质的认知方面,有三种观点。在对心与心所功能的认知方面,有四种观点。
并非所有中观派都不许自证。寂护、狮子贤等瑜伽行中观师是明确承许自证的,因为他们对世俗法的安立基本同于唯识宗。但是以月称为代表的中观应成派是明确不承许自证的,究其原因,是在于月称不承许“诸法有自相”。
梵文中lakṣaṇa(相)这个词,一般表示特征、定义。而具备特征的事物称为lakṣya(所相)。比如“火”的特征是“烧热”,那么火就是lakṣya,而烧热就是lakṣaṇa. 在这里,lakṣaṇa是认识的工具,而lakṣya是认识的对象。
佛教量论就是佛教的认识论。其中既有讨论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的内容,也有讨论认识方式与思维逻辑的内容(即狭义因明)。广义上的因明学可以等同于量论。
凡夫的人生,犹如一场大梦。在这场梦中有喜有忧,然无一真实。从这场大梦中完全醒来的,唯有无上的觉者——佛陀。
一切有为法虽然都是虚妄的,但仍然是有作用的,它既可以是杂染烦恼的因,也可以是清净解脱的因。
佛经中有时说“有生有灭”,有时说“不生不灭”,这并不是因为佛说的话自相矛盾,而是由于佛陀因机设教,针对不同的众生宣说对他们最为有利的内容。因此,后人在阅读这些佛经的时候,就要了解到底哪些是实说(了义),哪些是权说(不了义)。
佛经里明明说有生又有灭,怎么龙树菩萨的《中论》里说“不生亦不灭”呢?
假如事物可以从“他者”生,那么会有两种过失:1.从同样的条件,会产生一切事物。2.同样的事物,会从一切条件中产生。
我们在和别人争论某件事时,往往处于一种“鸡同鸭讲”的状态。我们说的是一回事,而对方说的却是另一回事。
从清辩开始,中观自续师们在论及某法“不生”或“非有”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加入一个特殊的简别语:“胜义上”,或“真实上”。
论证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直接论证,或者称为“和合论式”,这种论证主要是向对方说明己方的观点; 另一种是归谬论证,或者称为“应成论式”,这种论证主要是指出对方观点的错谬。
如果众生本来是佛,只不过被无明迷住了慧眼,那成佛就是没有意义的——已经成佛的人还会被迷,那成不成佛又有什么区别呢?
在辩论的时候,当某人提出某种观点时,他是试图去让对方像自己接受这个观点一样,来也接受这个观点。那么,他自己通过什么道理接受这个观点,就应该告诉对方那个道理。
无神论A说:红毛鬼不吓人。 有神论B反驳说:所有的鬼都吓人,你怎么说红毛鬼不吓人?你是自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