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去印尼的时候、年中去泉州的时候,都不断被人问到同一个问题:印度教、佛教寺院大门上的那个龇牙咧嘴的怪物到底是什么?今天正好闲着有空,就来简单说说这个问题。
尼泊尔印度教寺院的“荣耀之面”
太长不看版:这个形象,最初可能是迦罗(kāla),后来又与摩羯(makara)结合,最后在《湿婆往事书》(śivapurāṇa)中被称为“荣耀之面”(kīrtimukha),并且明确说应当作为门神而被供奉。
荣耀之面(Kīrtimukha)
咱们倒着说。“荣耀之面”(kīrtimukha)这个名称其实出现的时间最晚,也因此有最详尽的文字说明。在《湿婆往事书·楼陀罗本集》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海洋之子海王(jalaṃdhara)派遣密使罗睺(rāhu)去告诉湿婆“务必要和雪山女神(pārvatī)分手”,于是罗睺前往冈底斯山湿婆苦行处,对湿婆说:快把你老婆交出来!
湿婆不动声色,从他的眉间突然化出一只怪兽,如同毗湿奴化身的“人狮子”。这只怪兽迅速冲到罗睺面前,准备一口吞了他。罗睺立刻怂了。
“啊湿婆大王!快救我!我可是归依了您的!(devadeva maheśāna pāhi māṃ śaraṇā gatam /)”
湿婆一看罗睺这怂样,便对怪物说:
“我的好仆人,你放了罗睺吧。凡是向我寻求庇护的人都该被保护起来。”
怪兽可怜巴巴:
“好的主人。但是我好饿啊,没有吃的了怎么办啊?”
湿婆说:
“那就快吃你自己的手和脚的肉吧!”(saṃbhakṣayātmanaḥ śīghraṃ māṃsaṃ tvaṃ hastapādayoḥ //)
傻怪物马上说:
“好的主人!”然后从尾巴开始吃自己,一直吃到只剩下头和手。
湿婆很高兴:
“你真是我的好仆人。从此以后,你应当被称为‘荣耀之面’,作为我的守门人,专门来吓唬那些坏蛋。供养我的人也应该供养你。”
由此,经由湿婆之口,便有了这个怪物的明确的名字和功能:
tvaṃ kīrtimukhasaṃjño hi bhava maddvārakaḥ sadā /
mahāgaṇo mahāvīraḥ sarvaduṣṭabhayaṃkaraḥ //
iti śaṃbhor varaṃ prāpya puruṣaḥ prajaharṣa saḥ /
tadāprabhṛti deveśadvāre kīrtimukhaḥ sthitaḥ //
“你就是“荣耀之面”吧!永远做我的门神。
你是大仆人、大勇士,令一切恶人怖畏者!”
如是得到了湿婆的祝福,此人十分高兴,
从此以后,荣耀之面便安住在神主之门上。
(自己吃自己的故事,其实世界各地都有。《吕氏春秋》中说:“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饕餮就是这样一种兽面、凶恶、贪婪的怪物,和荣耀之面的“狮面、凶恶、贪婪”非常接近。希腊的衔尾蛇Ouroboros也是自己吃自己的形象。)
迦罗(Kāla)
Kāla这个词有两个常见的意思,一是“时间”,二是“黑色”。当Kāla作为神的时候,这两个名字常常混用。
佛教中有时称为“大黑天”:
大黑天神者。胎藏界梵號云摩訶迦羅天,亦云大黑天神。(【唐】神愷:《大黑天神法》)
有时称为“大时天”:
摩訶迦羅者大時義。時謂三世;無障礙義者,大。是毘盧遮那法身無處不遍。(【唐】不空:《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昧耶經般若波羅蜜多理趣釋》)
在梵文中,“时”往往指死亡,所以Kāla有时也被认为是死主,是世界的破坏者。如《薄伽梵歌》中说:
kālo 'smi lokakṣayakṛt pravṛddho
lokān samāhartum iha pravṛttaḥ // 11.32
我已成为迦罗(死亡),世界的终结者。
今至此地,意欲毁灭世间。
柬埔寨的迦罗
迦罗的形象和荣耀之面最大的区别是,荣耀之面有个明显吃自己的动作,而迦罗没有。在印尼的佛教寺院婆罗浮屠,有一种迦罗和摩羯混合的形象:
婆罗浮屠的迦罗-摩羯门
西藏曼荼罗唐卡上的门楼。注意上方的迦罗和左右两边的摩羯
这种门的做法,是门的两端有长着大嘴的摩羯,而在上方有迦罗。摩羯本来是一种海怪,它的特点是有巨大的鼻子,下半身是鱼尾,因此有时也称为摩羯鱼。由于迦罗摩羯经常相伴出现,在西藏往往也将上方的迦罗面称为“摩羯”:
尾巴是鱼尾,以标示这是摩羯。但又有吃自己的形态,与荣耀之面有所融合。
在藏传佛教坛城绘制的方法和铃杵制作的方法中,也都提及这种形象,不过都称为“摩羯(ཆུ་སྲིན་)”:
རྟ་བབས་ལ་རྣམ་པར་བཀྲ་བའི་བླ་རེ་དང་དོ་ཤལ་དང་དོ་ཤལ་ཕྱེད་པ་བྱ་བར་གསུངས་པ་ནི་ཀྱོག་པོའི་ནང་དུ་བྱེད་པ་ཡིན་ལ། དེ་ཡང་དོ་ཤལ་སོགས་ནི་སྟེང་དུ་ཆུ་སྲིན་གྱི་ཁ་ནས་འཐོན་པའི་མུ་ཏིག་གི་ཆུན་འཕྱང་ལ་སོགས་པ་ཅི་མཛེས་སུ་བྱ་བར་གསུངས་པའི་དོན་ནོ། །
论云:“牌楼当悬杂色宝盖、璎珞、宝繐。”谓在曲线之内。璎珞等者,义谓从上摩羯口内悬诸珠串,尽美而作。(克珠杰:《悉地海》)
荣耀之面所吃的身体部分变成了璎珞
由于迦罗的脸比较像牛脸,又由于迦罗也是死主,所以人们有时会将迦罗与阎魔(yāma)混淆。因此在藏地寺院大门上也有塑阎魔像的传统。
藏传佛教寺院大门上的阎魔
至此,可以总结一下:
你在印度教寺院和佛教寺院大门上看到的怪物,可能是以下四种:
荣耀之面,特征是吃自己。
迦罗,大脸,不吃自己。
摩羯,不吃自己,嘴里有璎珞或者鱼尾。
阎魔,不吃自己,有牛角。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