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世亲严选《偈颂集》(梵藏汉对照)

  • 作家相片: 般灯
    般灯
  • 1月28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已更新:2月2日


ree

在藏文大藏经《丹珠尔·阿毗达磨部》的最后,收录了两部世亲菩萨的作品。一部是《偈颂集》(Tôh. no. 4102),收录了24个偈颂,皆从佛经中集出,其中大部分也被收录到了《法集要颂》(Udānavarga,即“北传法句经”)中。另一部是《偈颂集义》(Tôh. no. 4103),即通过20义来详细注释收录的24个偈颂。

值此新春之际,暂将偈颂集中的24颂译出,辅以20义的概要,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究竟涅槃!


第一义:佛陀功德

最胜士夫大沙门,余诸天界无如尊,

于此世间亦无有,毗沙门界亦无有,

天宫胜处亦无有,四方四隅亦无有,

山林大地一切处,何处堪有如尊者?


第二义:未信令信,已信令增

若人归依佛,恒于日夜中,

随念于佛陀,则获人中利。

若人归依法,恒于日夜中,

随念于正法,则获人中利。

若人归依僧,恒于日夜中,

随念于僧伽,则获人中利。


第三义:怖死亡者,令消怖畏

造福不造罪,善人循往法,

全不畏死亡,如坚船渡水。


第四义:生死过患、涅槃功德

诸世间极摇,诸世间极动,

诸世间极燃,诸世烟遍满。

不摇亦不动,非异生所近,

亦非魔所依,于此我心喜。


第五义:以小劬劳,得大福德

若于胜导师,纵作微小奉,

趣诸增上生,后得无死位。


第六义:问答开示光显之因

住此阿练若,寂静修梵行,

但食一食者,何色能光显?

不著于过去,不喜于未来,

但得于现在,具正念正知,

观察已方食,由此色光显。


第七义:教证二法不废退因

乐法且欣法,思维随念法,

如是比丘者,不废退忘法。


第八义:舍外庸财,得内胜财

智者于活世,得净信智慧,

此即最胜财,弃舍余庸财。


第九义:取四功德

住法戒圆满,有惭说真谛,

具足自所行,彼为世人爱。


第十义:令得正见,坚固三学

由闻知诸法,由闻遮诸罪,

由闻断无义,由闻得涅槃。


第十一义:成立佛教

一切恶莫作,一切善应修,

遍调于自心,是则诸佛教。


第十二义:令取令离令生欢喜

应造诸福德,不造福者苦,

于此生来世,造福者欢喜。


第十三义:开示随类断贪瞋痴

谛语不瞋恚,少亦施乞者,

由如是三事,能生于天界。


第十四义:遮异熟无因、不顺因

福异熟为乐。若立此意者,

速疾证最胜,寂静之涅槃。


第十五义:开示布施、持戒、智慧

由施福德增,持律则无敌,

具善断罪,贪、瞋、痴 灭涅槃。


第十六义:由受取相,断除骄慢

自严而行法,寂、调、御、梵行,

不害诸众者,梵沙门比丘。


第十七义:胜士所赞,现法胜利

信、惭、戒、布施,胜士赞此法,

说此诸天道,由此趣天界。


第十八义:开示四种贪欲对治

此皆所弃舍,散落于诸方,

骸骨如鸽色,观此何可乐?


第十九义:生死过患,涅槃功德

一切行无常,是则生灭法,

生者既复灭,具寂灭为乐。


第二十义:四事无常

积聚皆消散,崇高必堕落,

合会终别离,有命咸归死。


第二十一义:无有三畏,得三对治

世间安乐获丰收,谷物增盛正法兴,

凡有疾病及衰损,一切皆令寂灭无。


《偈颂集论》,世亲论师集。

印度亲教师法源及译经僧益西宁布译,校订译僧贝泽校。

沙门般灯译于甲辰除夕


 
 
 

Comments


文章: Blog2_Post

訂閱表單

感謝您提交以上資訊!

  • Facebook
  • Twitter
  • LinkedIn

©2021 by 僧言僧语.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