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十八界中,有五根和五境。其中“五根”是眼、耳、鼻、舌、身,“五境”则是五根认识的对象:色、声、香、味、所触。然而佛教说的“五根”,并不是我们一般说的“五种感觉器官”,而是极小的、以极微的形式存在的色法。
1. 五根是什么样的存在?
五根是清净色(rūpaprasāda),是极微聚合而成的(事极微)。它们是五识的所依。它们的作用是见色。如《入阿毗达磨论》说:
此中眼者,謂眼識所依,以見色為用,淨色為體。
又《杂阿毗昙心论》中说:
二種極微,事極微、聚極微。事極微者,謂眼根極微。
(关于二种极微,可见佛教的物质观:入阿毗达磨论导读(第4次))
2. 那么眼睛、耳朵等等五官和眼根、耳根等等五根是什么关系?
眼睛等是眼根等的所依(indriyāśraya)。如《大毗婆沙论》说:
彼經說眼根所依大種不說眼體。又彼經說世所共知肉團名眼,非說眼根。世於肉團眼想轉故。
世人一般把眼睛认为是眼根,而依据严格的阿毗达磨来说,肉团眼睛只是眼根安住的地方,所以叫“所依”。后来又有“扶根尘/扶尘根”的说法,指的也是眼睛,而不是眼根。如唐代遁伦编撰的《瑜伽论记》中说:
根所依處者,扶根塵也。
3. 眼根是怎么安住在眼睛上的?
这有不同的说法。一说眼根在瞳孔的周围安住,也有说它们如同小球相互交叠,但因为是如同水晶一般的净色,所以不会阻碍彼此的视线。如《俱舍论》说:
云何眼等諸根極微安布差別?眼根極微在眼星上傍布而住,如香荾花清澈膜覆令無分散。有說:重累如丸而住,體清澈故,如頗胝迦不相障礙。
4. 我们能看到眼根吗?
看不到。五根本身不是五根的境,也就是说,五根本身并不属于“色声香味触”的范畴,所以一般人是无法通过五根去认识五根的。那么天眼能不能见到五根呢?这个问题可以见持双法师的文章:〖淨色根是天眼所見?〗
既然我们不能见到眼根,那么怎么能知道眼根是存在的呢?对此回答是,可以通过推理了知。就像我们虽然见不到爷爷的爷爷,但是可以推理爷爷的爷爷一定存在。同样,由于下一刹那的眼识存在,所以作为眼识的因的眼根在上一刹那就一定存在。如《俱舍论》说:
應現量得如六境意,或比量得如五色根。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