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般灯

和尚、堪布、阿阇梨,这些名字都是啥意思:梵语入门(第14课)



梵语中有一个词可以统称一切老师、师父、师长:guru。这个词现在在瑜伽圈比在佛教圈还要火,好像是特指印度来的一些高人,但这个词其实就是中文语境下的“师父”。


guru的本意是“重”,引申为“重要的人、值得尊重的人”。玄奘法师将其译为“尊重”,比如在《瑜伽师地论》中:


sarvācārya-guru-dakṣiṇīyavisaṃvādanādhyāśayaḥ /

玄奘译为:於一切師長、尊重、福田,不行虛誑意樂。


藏传佛教中的“喇嘛བླ་མ་”一词就是对guru的翻译,所以所谓“喇嘛”,本意就是“师父”。只不过藏文中བླ་字有“上”的含义,所以元代时创造性地将其译为“上师”,其实也可以用佛教汉语中的“上人”一词来对译,或者如法尊法师等人一样,直接遵照古译将བླ་མ译为“尊重”。


guru可以通指各种师父,而这些师父中,有一些是传戒的、有一些是讲法的、有一些传授仪轨的,各有不同。总体来说,可以分成两类:

  1. 亲教师。梵语是upādhyāya,音译为“邬波陀耶”,“和尚”、“堪布”都是对该词的翻译。

  2. 轨范师。梵语是ācārya,音译为“阿阇梨”或“阿遮利耶”。

亲教师(和尚、堪布)


一般来说,亲教师(邬波陀耶)是受戒的师父。如《说一切有部律摄》中说:


有二種鄔波馱耶:一、初與出家;二、為受近圓。滿足十夏方住師位,復須成就五法:一、知有犯;二、知無犯;三、知輕;四、知重;五、於別解脫經廣能開解,於諸學處創結隨開,若遇難緣善知通塞,常誦戒本能決他疑,戒見多聞自他俱利,威儀行法無有虧犯。具如是德名親教師,由其親能教出離法故。


新出家人有“五年不离依止”的传统,这里的依止师就是亲教师。


汉语中的“和尚”“和上”等称呼,原本是对亲教师一词的翻译。但这个词不是直接译自梵语,而是从西域的俗语转译而来。关于对“和尚”一词词源的进一步考证,可见林梅村教授的《“和尚”词源考》一文。[1]


但随着佛教的流行,“和尚”一词的外延慢慢扩大了。现在一般人提到“和尚”,指的是佛教的出家人,而并非特指亲教师。而在寺院中,“和尚”或“大和尚”是指寺院的主持、方丈或者当家,普通出家人一般是不称“和尚”的。


在藏传佛教中也是一样,“喇嘛”本来是指师父,但一般人会将“喇嘛”与“藏传佛教僧人”等同起来。藏文中另有一词专门翻译“亲教师”,即“堪布མཁན་པོ་”,这个词在格鲁派中的用法与汉传基本相同,只有寺院的主持(不是寺主)才能叫堪布,一般小寺院只有一位堪布,而大寺院中每个学院都会有一位堪布。而在宁玛派等教派中,“堪布”更像是一种职称,有了堪布的称号以后便可以讲法,于是一座寺院中可能会有多位堪布。


虽然“和尚”“堪布”的用法慢慢变得广泛了起来,但他们最核心的含义依旧是佛经中所说的“亲教师”,是传戒时最主要的师父。(传戒时有三师:亲教师、屏教师、羯磨师。)


轨范师(阿阇梨)


广义上,自己的师父都可以叫“轨范师”。比如受戒的可以说“轨范师存念!……请轨范师为我亲教师。……”但在印度佛教发展过程中,轨范师一词逐渐有了两种主要的内涵。


第一种,相当于一种头衔或学位。某某轨范师,就类似于现在的某某教授、某某博士。这种用法在论典中常见,玄奘法师直接将其译为“论师”或“法师”。比如:


ācārya-Diṅnāga 轨范师陈那/陈那论师

ācārya-Candrakīrti 轨范师月称/月称论师


这并非一种尊称,而是一种头衔。所以自己也可以叫自己轨范师,比如世亲论师在《俱舍论》里就称自己为ācārya:


ācāryo 'bhidharmakośaṃ vaktum ādriyata iti

[真谛译:]而法師恭敬欲解說之。

[玄奘译:]而今造論恭敬解釋。


同样,在南传佛教中,僧人的名字前会写Ven.(Venerable的缩写),这并不是说自己很尊贵,而是表示自己是出家人。如果这个出家人还有博士学位,那么还可以再加写Dr.,比如我的名字可以写作Ven. Dr. Palden,仅表示我是有博士学位的出家人而已。藏传佛教中的“格西”(译为善知识)也类似,所以自己在署名时可以称自己为格西某某。


第二种,指在密教中有传法灌顶能力的师父,一般称为“阿阇梨”。在密教的灌顶中有一种“阿阇梨灌顶”,本意是授权得到该灌顶的人可以给别人传法。但随着得到这个灌顶的人越来越多,“是不是真正能传法的阿阇梨”和“有没有得到阿阇梨灌顶”这二者之间的联系就不那么紧密了。在藏传佛教中,只要得到了上二部灌顶的人就一定得到了阿阇梨灌顶,但很显然其中只有极极少的人有能力再给别人传法灌顶。在日本东密中,得到了阿阇梨灌顶的人可以称为“传法阿阇梨”,但其实严格来说他们也并非都具备真正传法资格,还要进一步成为“传灯阿阇梨”才算是真正有资格传法。


最后,一句话总结:佛教中各种师父都可以叫guru,汉译“尊重”,藏译“喇嘛”。其中分为两种:一种是亲教师upādhyāya,也称“和尚”,藏译“堪布”;另一种是轨范师,也称“阿阇梨”。


————

[1]林梅村:《“和尚”词源考》,《西域文明——考古、民族、语言和宗教新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

7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文章: Blog2_Post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