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海慧法师邀请,为斯里兰卡佛教与巴利语大学的同学做了两次关于般若类文献的介绍。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讲(1p)主要介绍了般若经的流行史,包括般若经流行的时间、地点、分类,以及主要的传本与汉藏译本。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介绍了传统上《般若经》的两大注释系统:以龙树“理聚六论”为主的对显义空性的注释系统,以及以传为弥勒所著的《现观庄严论》的对隐义菩萨行的注释系统。
《现观庄严论》是印度佛教中后期最为重要的论著之一,目前现存的来自印度的注释有21部之多;在藏传佛教中,她已然成为各大教派均要学习的大论,藏文注释更是不计其数。
在第二讲(2p)中,我主要介绍了《现观庄严论》的整体框架。《现观》以瑜伽行派常用的“境、行、果”作为总纲,构建了包含“境三智”“四加行”“果法身”的八现观次第。其中既有与瑜伽行派共通的菩萨行的部分——如与《大乘经庄严论》相同的二十二种发心等修持方式,也包含了中观学派特有的观点— —如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即空性)及一切法无自性等见解。这种将大乘中观瑜伽结合起来的方式,实质上成为了后世“瑜伽行中观派”的萌芽,亦是中观学人修行菩萨道的指南。
更多内容请点击上方视频。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