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般灯
2020年4月17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什么是三宝:入阿毗达磨论导读(第3次)
几乎所有佛教徒都知道“三宝”是佛、法、僧,但若继续追问“什么是佛”“什么是法”“什么僧”,那么大概大部分佛教徒都无法给出准确的定义。在佛教传统中,对三宝的定义一般有两种:以毗婆沙宗为代表的小乘佛教中的定义,以及大乘佛教中的定义。

般灯
2020年4月14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辩论中的“鸡同鸭讲”:《中论·明句释》梵藏对读及汉译(第10次)
我们在和别人争论某件事时,往往处于一种“鸡同鸭讲”的状态。我们说的是一回事,而对方说的却是另一回事。

般灯
2020年4月10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初学佛法如何入门:入阿毗达磨论导读(第2次)
从《入阿毗达磨》开始学习,能够了解佛法的基本框架。然后阅读说一切有部和其他部派的佛教三藏典籍,进而阅读大乘佛教的广大经论,这样对于全部佛法的脉络就不会有任何不清楚的地方。

般灯
2020年4月6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中观不许胜义简别:《中论·明句释》梵藏对读及汉译(第9次)
从清辩开始,中观自续师们在论及某法“不生”或“非有”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加入一个特殊的简别语:“胜义上”,或“真实上”。

般灯
2020年3月30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因明小知识:如何归谬(《中论·明句释》梵藏对读及汉译(第8次))
论证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直接论证,或者称为“和合论式”,这种论证主要是向对方说明己方的观点; 另一种是归谬论证,或者称为“应成论式”,这种论证主要是指出对方观点的错谬。

般灯
2020年3月26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俱舍论》梵藏汉对读的完结与《入阿毗达磨论》
这一次的对读,是真正意义上的精读:逐字逐句阅读梵文、藏译、真谛三藏译本、玄奘三藏译本,辅以梵文《称友疏》、普光法师的《俱舍论记》、法宝法师的《俱舍论疏》。

般灯
2020年3月20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娑留那佛还是婆留那佛?——持续千年的误会
《大宝积经》中三十五佛名号处,有一尊为“娑留那”佛。但这其实是个从唐代就延续下来的讹误。《宝积》中这一段三十五佛的文,完全照搬西晋翻译的《佛说决定毗尼经》,而该经中其实作“婆留那”而不是“娑留那”。

般灯
2020年3月16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众生本来是佛”吗:《中论·明句释》梵藏对读及汉译(第7次)
如果众生本来是佛,只不过被无明迷住了慧眼,那成佛就是没有意义的——已经成佛的人还会被迷,那成不成佛又有什么区别呢?

般灯
2020年3月9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辩论的一般规则:《中论·明句释》梵藏对读及汉译(第6次)
在辩论的时候,当某人提出某种观点时,他是试图去让对方像自己接受这个观点一样,来也接受这个观点。那么,他自己通过什么道理接受这个观点,就应该告诉对方那个道理。
首頁: Blog2
bottom of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