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文中的“摩诃(大)”不能乱加(梵语入门·第22课)
“大”这个字,一般是褒义的。比如:大唐、大师、大德、大神。但有些时候加了“大”字并没有褒义,比如:大仙儿。
印藏佛教对“心心所”本质区别的不同理解:《中论·明句释》梵藏对读及汉译(第21次)
佛教历史上,在对心与心所本质的认知方面,有三种观点。在对心与心所功能的认知方面,有四种观点。
“戒体”是个啥?入阿毗达磨论导读(第9次)
所谓学修佛法,无非就是两件事:学习教法三藏——经、律、论;修行证法三学——戒、定、慧。对于修行来说,持戒是第一位的,也是一切修行的基础。那么戒律的本质是什么呢?我们从佛陀那里辗转得来的戒究竟是什么东西呢?
中观应成派不许自证:《中论·明句释》梵藏对读及汉译(第20次)
并非所有中观派都不许自证。寂护、狮子贤等瑜伽行中观师是明确承许自证的,因为他们对世俗法的安立基本同于唯识宗。但是以月称为代表的中观应成派是明确不承许自证的,究其原因,是在于月称不承许“诸法有自相”。
梵语中的“牛”:梵语入门·第16课
众所周知印度人爱牛,而且专爱白色的瘤牛。凡是好人好事都要和牛扯上点关系。比如可以满足一切愿望的如意神牛(kāmadhenu),主神湿婆的坐骑南迪神牛(nandi),佛陀出家前叫胜牛(Gautama),佛眼如牛(绀目牛王睫)。
月称对量论的批判2:《中论·明句释》梵藏对读及汉译(第19次)
梵文中lakṣaṇa(相)这个词,一般表示特征、定义。而具备特征的事物称为lakṣya(所相)。比如“火”的特征是“烧热”,那么火就是lakṣya,而烧热就是lakṣaṇa. 在这里,lakṣaṇa是认识的工具,而lakṣya是认识的对象。
佛教中对声音的分类及异说:入阿毗达磨论导读(第7、8次)
拍手的声音,按《婆沙》第一解与《俱舍》及《入阿毗达磨论》,属于“有执受大种因声、非有情名”,而按《婆沙》第二解与《顺正理论》则是“有执受大种因声、有情数”。
月称对量论的批判:《中论·明句释》梵藏对读及汉译(第18次)
佛教量论就是佛教的认识论。其中既有讨论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的内容,也有讨论认识方式与思维逻辑的内容(即狭义因明)。广义上的因明学可以等同于量论。
和尚、堪布、阿阇梨,这些名字都是啥意思:梵语入门(第14课)
佛教中各种师父都可以叫guru,汉译“尊重”,藏译“喇嘛”。其中分为两种:一种是亲教师upādhyāya,也称“和尚”,藏译“堪布”;另一种是轨范师,也称“阿阇梨”。
命令语气的用法:梵语入门(第13课)
初学者往往会搞不清楚命令语气(imperative)和祈愿语气(optative)的区别。事实上,二者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
“佛”的梵文是什么意思?藏文为什么译成སངས་རྒྱས་?(梵语入门·第12课)
一般了解佛教的人,大概知道“佛”的意思是“觉者”。但这个词其实还有更深层的含义。